·特朗普计划再发关税信函,铜、芯片和医药产品将成下轮征税目标 ·美元涨势受阻,唯独兑日元表现较为坚挺 ·美股走势疲软,相对于欧洲市场表现逊色 ·新西兰联储维持利率不变,纽元、澳元兑美元小幅走高 美元试图复苏 由于投资者对美元短期前景保持悲观态度,尽管美元阻力重重,但仍显示些许复苏迹象。欧元兑美元徘徊在1.1720附近,英镑兑美元则略低于近期四年高点。然而,美元兑日元涨势强劲,目前接近曾数次抑制美元上行的关键阻力区间146.48-147.72。本周美元兑日元上涨1.6%,若涨势持续,则有望创自2024年12月中旬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。 关税问题仍备受关注 市场持续回避美国资产的关键原因之一是特朗普(Trump)的关税战略,尤其是在上周美国预算法案获批后愈发明显。关税最新进展显示美国政府隔夜宣布将对铜征收50%关税。这一关键大宗商品的关税生效日期尚不清楚,但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预计将在未来30天内正式予以实施。同样,半导体和药品也将面临进口关税,但相关细节尚未公布。 与此同时,预计今日至少还有七个国家将收到特朗普关税警告信函。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把矛头对准较小国家,市场影响可能相对有限。然而,一旦欧盟或印度也成为目标,投资者情绪恐遭重挫。 话虽如此,目前美国股指仍承压,传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领跌,回吐近期部分涨幅。相比之下,欧洲股指表现更为稳健,本周德国DAX 40指数上涨1.8%。 关于欧盟,有报道称一项临时“框架协议”即将达成。尽管这或许只是表明谈判仍需时间的委婉措辞,但无论实际进展如何,特朗普显然不会放过任何宣传成果的机会。这一策略与6月初中美达成的“框架协议”如出一辙,若双方有意推进全面协议,仍有大量细节亟待解决。 中国国内形势不容忽视 同时,中国持续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。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报告显示年同比仅小幅增长0.1%,但生产者价格指数(PPI)年同比下降3.6%,这是自2023年8月以来最大年度降幅,引发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。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即将推出一系列以刺激内需为核心的政策措施,从而推动消费和投资增长,但市场对此类举措的有效性仍持质疑。 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可能借助最新负通胀数据,强调中国需与美国达成妥善协议,这可能再次引发两大经济体之间新一轮的公开分歧。 特朗普聚焦美联储 在这些事态发展中,特朗普并未忘记他最热衷的话题:美联储。昨日,特朗普再次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(Powell)立即辞职,为其继任者铺路。市场最新传闻显示,特朗普最亲密顾问之一凯文·哈塞特(Kevin Hassett)和前美联储理事凯文·沃什(Kevin Warsh)一同成为关注焦点,后者已公开否认美联储对关税加剧通胀的担忧。 今日美联储即将公布6月18日会议纪要。鉴于美国预算法案的批准以及关税方面的持续进展,本次会议纪要影响市场的程度可能低于以往水平。然而,降息是否被广泛讨论将拭目以待。 新西兰联储暂停降息 与澳联储意外暂停降息相反,新西兰联储符合市场预期并维持利率3.25%不变。新西兰联储维持鸽派基调,和澳联储一样,在决定放松货币政策前,持续关注国内经济及关税相关信息。纽元与澳元一样,试图对抗近期美元的强劲上涨。
|